神木历史文化网
神木历史文化网
  • 希文书院作品
  • 神木文献作品
  • 石峁文化作品
  • 杨家将著作
  • 神木文学作品
  • 神木艺术作品
  • 神木文史作品
  • 神木知名品牌
  • 神木商业产品
  • 神木农牧产品
  • 神木工业产品
  • 文化旅游互动
  • 作品交流交换
神木希文书院
让神木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神木看神木春秋历史  知神木天地人物

巴金图传

发表时间:2023-03-20 22:03作者:蔡向升编撰整理

巴金图传

蔡向升编撰整理20201118

出版简介

陈思和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厚胶版纸,精装,12开,168张插图,20万字,143页,书号:ISBN7-5406-5148-2/k94,定价:80 元。

责任编辑:汤中光 黎国泰

作者简介

陈思和,1954 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番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著有《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巴金图传》、《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等。

巴金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出生在四川正通顺街,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中国杰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正因如此,他在文革期间受到了四人帮的非人道迫害。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但后者至今都未实现。

巴金的原名和字源于《诗经·国风》中《召南·甘棠》的首句“蔽芾(即念fèi又念fú)甘棠”。而“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并非误传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然后成为了他的笔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笔名命名的。泉州黎明大学有全国首家巴金研究所,并编辑出版《巴金研究》季刊。

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表示要求安乐死。2005年10月17日,巴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被人们誉为“世纪老人”。

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道: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人民作家

2005年10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颁证仪式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仪式并向巴金的家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国务院称:巴金是我国著名作家,是我国进步文化的先驱之一。他在近一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在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中,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大众。他的作品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抒情优美,塑造了许多性格独特而丰满的典型人物。

巴金的作品中,影响较大的有:《随想录 》、《萌芽》《灭亡》、《新生》、《寒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憩园》、《第四病室》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

巴金是人民的作家,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为贯彻落实发展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弘扬巴金的崇高精神,国务院决定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以及散文集和回忆录等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深喜爱。我们熟悉的《海上日出》《鸟的天堂》就是他写的。

国务院号召全国广大文学工作者以巴金为楷模,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深入生活,把文学创作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努力创作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我国文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巴金主要作品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

中篇小说

《海的梦》,1932,新中国书局

《春天里的秋天》,1932,开明书店

《灭亡》,1929,开明书局

《死去的太阳》,1931,开明书店。新华书店

《砂丁》,1933,开明书局

《萌芽》(又名《雪》),1933,现代

《利娜》,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新生》,1933,开明书店

《憩园》,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1946,良友图书公司

短篇小说集

《英雄的故事》,1953

《明珠和玉姬》,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火》(三部),1940-1944

《憩园》1944

《寒夜》,1947

《第四病室》,1946

《复仇》,1931,新中国书局

《光明》,1932,新中国书局

《电椅》,1933,新中国书局

《抹布》,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将军》,1934,生活书局

《神·鬼·人》,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沉落》(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发的故事》,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还魂草》,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小人小事》,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猪与鸡》,1959,作家出版社

《李大海》,1961,作家出版社

散文集

《随想录》(5卷)1979-1986

《海行》(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旅途随笔》,1934,生活书局

《点滴》,1935,开明书店

《生之忏悔》,1936,商务印书馆

《短简》,1937,良友图书公司

《控诉》,1937,重庆烽火社

《梦与醉》,1938,开明书店

《感想》,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龙·虎·狗》,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无题》,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废园外》,1942,重庆烽火社

《旅途杂记》,1946,上海万叶书店

《怀念》,1947,开明书店

《静夜的悲剧》,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1951,平明出版社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1951,平明出版社

《慰问信及其他》,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欢乐的日子》,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友谊集》,1959,作家出版社

《赞歌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倾吐不尽的感情》,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贤良桥畔》,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孔老二罪恶的一生》,1974,上海人民出版社[6]

《烟火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序跋集》,1982,花城出版社 《忆念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愿化泥土》,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控诉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再思录》,1995,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繁星》,1923,海上杂记

译   著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书店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希金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萧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传记与回忆录

《巴金自传》,1934,第一出版社

《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随想录》,1978-1986,

理   论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1930,上海自由书店

《谈契河夫》,1955,平明出版社

人物事迹

带病入书

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

因书得爱

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嗜书如命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笔名趣谈

巴金虽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经常被人误解来源,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获得荣誉

1982年 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1985年 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1990年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9年 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2003年“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多幅历史照片与珍贵资料,使图与传结合起来,以时间为序,用图片和形象来贯穿巴金自1904年出生至今的历程,使文图均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本书目录

第一章家庭的环境(1904-1918)

1、李家老屋

2、在广元

3、大家庭
第二章 理想,将与明天的太阳同升(1919-1926)

1、理想的升起

2、信仰与活动

3、初出夔门

4、第一次北上

5、为主义奔波
第三章 圣母院钟声响起的时候(1926-1930)

1、奔赴巴黎

2、立誓献身的一瞬间

3、马伦河畔

4、西湖的梦
第四章 无边黑暗中的灵魂呼号(1930-1935)

1、人格的榜样

2、心中的激流

3、“闯”入文坛

4、南国的梦与北方的呼号

5、日本之行
第五章 寻找一个失去的梦(1935-1949)

1、文学的新生

2、萧珊

3、聚散两依依

4、烽火中的婚礼

5、失去的梦

6、等待
第六章 “我是来学习的”(1949-1966)

1、为和平与人道而奔走

2、来自朝鲜战场的报道

3、法斯特事件与拔白旗
第七章 十年一梦(1966-1976)

1、由人变牛

2、炼狱中的挣扎

3、萧珊之死

4、坚强的心
第八章 人格的发展(1977-1986)

1.   “一封信”结束了沉默

2.   恢复了从前忙乱的生活

3.   友谊的使者

4.   不能忘却的记忆

5.   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尾声:我还有机会拿起笔(1986-)

书     评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介绍巴金先生与家人的画传。


分享到:
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