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方言研究(增订本全2册)
【神木希文书院 蔡向升研究员20230314收集整理】
版权内容
邢向东著,中华书局出版,2020年6月。
32开,胶版纸,平装,胶订,ISBN:9787101144628
编辑推荐
方言单点调查研究的经典范本
《神木方言研究》原为邢向东博士论文,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以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描写细致、论证充分、突破地点方言研究传统范式而深受学界好评,专家评价其“将方言的单点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对于推进晋语研究很有价值,对研究汉语其他方言也有借鉴作用”。陆续由我局出版的“陕西方言重点调查研究”丛书即是以本书为模板进行调查和写作的。
切实提升原书质量的增订版本
本次增订,除了一定程度地改正初版错漏、根据研究修正部分内容外,更在语法部分增加了5章,并收入了一篇重要论文作为附录,全书共增加约15万字。经过本次修订,本书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尤其是语法部分得到了充实,新增内容与原有内容也做到了有机融合;原来的一些错误得以改正,一些认识得以进一步深入,整体水平较原书有了切实的提升。
内容简介
本书将陕北神木方言置于晋语的宏观格局中,静态描写、共时比较、历时溯源相结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神木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随后讨论了方言调查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次修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校订原书中的笔误、标音错误、排印错误;第二,修正原书中不够准确之处,如将部分记音词修改为本字;第三,增补了部分口语用字、例外字等;第四,选取作者近年关于神木方言语法专题的新成果,增补了五章和一个附录;第五,对应增补内容,对原书中与之部分重复之处进行了删改调整。
作者简介
邢向东,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大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山西和内蒙古西部方言,为纠正晋语研究的不平衡状况、全面深入地揭示晋语的特点、解决晋语分区问题和开展晋语史研究做出了努力。方言语法研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主持多项及*项目,出版多部著作,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对神木方言的关注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神木方言研究》获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及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后,继续对神木方言语法进行深入研究,又陆续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暨语言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了十来篇考察神木方言或以神木方言为引子考察晋语中某一语法专题的论文。
目 录
上 册
序
导 论
一 人文历史与方言的形成
二 神木方言
三 本课题的意义、原则和理论、方法
四 神木方言地图
五 发音合作人
六 特殊符号
语 音 篇
壹 音系
一 神木话(老派)音系
二 万镇话音系
三 贺家川话音系
四 神木山曲、酒曲的押韵
贰 内部差异
一 三点之间的差异
二 神木话新老派之间的主要语音差异
三 从内部差异看神木方言的语音特点
叁 语流音变及其内部差异
一 连读变调
二 轻声及其性质
三 儿化韵及其内部差异
四 其他音变
肆 历史音韵
一 古音与今音的比较
二 例外字成因的分析
三 从古今比较看神木音系的特点
伍 神木话(老派)同音字汇
词 汇 篇
陆 古语词
一 试论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
二 古语词
柒 几种特殊词汇的结构和语义特点
一 分音词
二 圪头词及其同类词语
三 重叠式名词和儿化名词
四 四字格
五 汉语、蒙语地名及其特点
捌 方言词汇的内外比较
一 方言词汇的内部差异
二 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玖 分类词表
一 天文
二 地理
三 时令、时间
四 农事
五 植物
六 动物
七 房屋、器具
八 人品
九 亲属
十 身体
十一 病痛、医疗
十二 衣服、穿戴
十三 饭食
十四 红白大事
十五 宗教、迷信
十六 讼事
十七 日常生活
十八 交际
十九 商业
二十 文化、教育
二十一 游戏
二十二 普通名词、量词
二十三 动作
二十四 位置
二十五 性质形容词
二十六 象声词
二十七 状态形容词
二十八 四字格
上 册
语 法 篇
拾 构词法
一 关于构词法
二 名词
三 动词
四 形容词
五 代词
拾壹 副词
一 程度副词
二 范围副词
三 情状副词
四 时间副词
五 语气副词
六 否定副词
拾贰 代词
一 人称代词
二 指示代词
三 疑问代词
四 结语
拾叁 助词
一 结构助词
二 体貌助词
三 时制助词
拾肆 语气和语气词
一 陈述语气
二 虚拟语气
三 提顿语气
四 疑问语气
五 感叹语气
六 祈使语气
七 “着”表祈使的来源
八 多用虚词用法表
拾伍 表达复句关系的关联词语和语气词
一 因果类复句
二 并列类复句
三 转折类复句
拾陆 神木话的助动词“敢”及其语法化
一 表“有勇气、有胆量”:敢1
二 表“允许”:敢2
三 表“可能”:敢3
四 表“要”:敢4
五 与其他陕北晋语的比较
六 同元代文献《原本老乞大》和《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比较
七 “敢”几种用法的区别与联系
拾柒 神木话的语气副词“敢”及其来源
一 单句中的“敢”
二 复句和语篇中的“敢”
三 “敢”与语气副词“是”、助动词的连用
四 语气副词“敢”在其他方言中的运用和分布
五 从元代口语文献看表确认的语气副词“敢”与表可能的“敢"的联系
六 结语
拾捌 神木话的趋向动词及其语法化
一 神木话的趋向动词
二 神木话趋向动词表位移的用法
三 “上、下、起、开、开来”作补语后的语法化
四 结语
拾玖 神木话的话题标记“来”和“去”及其由来
一 “来”充当话题标记的由来
二 话题标记“去”的由来
三 “来、去”充当话题标记的区别
贰拾 神木话的准语气词“是”及其形成
一 疑问句尾“是1”的功能
二 “是1”的形成
三 祈使句尾的“是2”和感叹句尾的“是3”
四 余论
余 论
一 从神木方言看语音演变的规律
二 方言中语言成分的历史层次
三 关于方言的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移位和隐含:论晋语句中虚词的语气词化
一 实现句中虚词语气词化的语用、语法机制
二 语气副词“还”的语气词化
三 情态补语标记“得来”的语气词化
四 选择连词“是”的语气词化
五 句中语气词向句末语气词的转化
六 结语
后 记
增订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