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志》1990版发表时间:2023-03-11 22:29 《神木县志》1990版 【杜旭梅编撰整理2015年09月25日 蔡向升校审】
版权简介 编纂:《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主编:杨和春 副主编:高越 编辑:张德清 高峰 王须田 工作人员:张应龙 韩拖考 赵敏 党胜虎 责任编辑:李越 雷伟 门睿 郝杰。 出版: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1次印刷,河北省水清县第一胶印厂印刷, 16开,98万字,630页,插页5,精装,定价:30.50元,书号:ISBN:7-80036-237-X/Z·43,。
作者简介 杨和春,原神木史志办主任,民国北京大学毕业,后累死在编志工作现场。 高 越,原神木史志办主任,后期主持编志工作。
凡 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详今略古、实事求是的原则。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清神木县志、民国神木乡土志之后,于解放后新编纂的一部当代新县志。
目 录 概述 大事记 建置志 第一章 地理位置 第一节 位置、面积 第二节 县界演变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三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明清区划 第二节 民国区划 第三节 建国后区划 地理志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构造 第二节 地层 第三节 矿藏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土石地区 第二节 丘陵沟壑区 第三节 沙漠草滩区 第三章 气候 第一节 四季气候简述 第二节 气候要素 第三节 物侯 第四章 水文 第一节 地表水 第二节 地下水 第五章 土壤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 第二节 肥力 自然灾害志 第一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旱灾 第二节 水灾 第三节 雹灾 第四节 冻灾 第五节 风灾 第六节 虫灾 第二章 抗灾、防灾 第一节 抗旱 第二节 防洪防涝 第三节 防风治沙 第四节 防雹 第五节 防冻防虫 动植物志 第一章 植物 第一节 蓝本植物 第二节 木栖植物 第三节 其他门类植物 第二章 动物 第一节 哺乳动物 第二节 鸟纲动物 第三节 昆虫 第四节 其他动物 人口志 第一章 历代人口 第二章 人口结构 第一节 人口分布 第二节 人口年龄结构 第三节 人口性别结构 第四节 人口文化结构 第五节 人口经济结构 第三章 人口变动 第一节 人口自然变动 第二节 人口机械变动 第四章 人口管理 第一节 户籍管理 第二节 人口普查 第五章 计划生育 第一节 生育概况 第二节 节育措施 第三节 组织机构 农业志 第一章 生产力状况 第一节 土地及其管理 第二节 劳力 第三节 工具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二节 土地改革 第三节 农业合作社 第四节 人民公社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第三章 农业生产 第一节 作物 第二节 耕作制度 第三节 栽培技术 第四节 种子 第五节 肥料 第六节 植保 第四章 畜牧业 第一节 草原
第二节 畜种 第三节 畜养方式和技术 第四节 疫病防治 第五章 林业 第一节 林木种类 第二节 植树造林 第三节 林木管护 第六章 副业 第一节 种植 第二节 养殖 第三节 编织 第七章 水利 第一节 水土保持 第二节 水利建设 第三节 水电 第四节 养鱼 第八章 机构 第一节 农业部门 第二节 林业部门 第三节 水利部门 第四节 畜牧部门 工业志 第一章 工业概况 第二章 炼铁、修造、制碱业 第一节 炼铁业 第二节 机械修造业 第三节 制碱业 第三章 建材工业 第一节 玻璃业 第二节 水泥业 第三节 砖瓦业 第四节 耐火材料业 第五节 水泥制品业 第四章 电力工业 第一节 电力生产 第二节 电力输配 第三节 电力供应 第五章 工艺美术制品业 第一节 地毯业 第二节 草柳编织业 第三节 刺绣业 第四节 玻璃工艺品业 第五节 陶瓷业 第六章 纺织、缝纫业 第一节 纺织业 第二节 缝纫业 第七章 造纸、印刷业 第一节 造纸业 第二节 印刷业 第八章 食品加工业 第一节 行业概况 第二节 主要生产单位 第九章 其它工业 第一节 金属制品业 第二节 木制家具业 第三节 麻绳鞔具业 第四节 皮毛加工业 第十章 经营管理 第一节 经营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煤炭志 第一章 神木煤田 第一节 地理环境 第二节 地质概况 第三节 煤层分布及储量 第四节 煤质和煤的工业价值 第二章 开发利用 第一节 煤田开发 第二节 煤炭利用 交通邮电志 第一章 交通 第一节 民间道路 第二节 公路 第三节 水路 第四节 桥涵 第五节 管理 第二章 运输 第一节 工具 第二节 运输 第三节 企业 第三章 邮电 第一节 邮政 第二节 电信 第三节 机构 商业志 第一章 商业 第一节 集市贸易 第二节 私营商业 第三节 城镇集体商业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 第五节 国营商业 第二章 粮油购销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收购 第三节 供应 第四节 储运 第五节 食油购销 第六节 经营 第三章 外贸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出口商品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四章 物资 第一节 机构及管理 第二节 采购 第三节 供应 工商、物价志 第一章 工商管理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私营工商管理 第三节 市场管理 第四节 企业登记 第五节 商标注册和合同管理 第二章 物价管理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物价 第三节 物价调整 第四节 价格制度 第五节 物价检查 财政志 第一章 财政 第一节 体制演变 第二节 收入 第三节 支出 第四节 机构 第二章 税务 第一节 税收 第二节 税务管理 第三章 金融 第一节 货币 第二节 信贷 第三节 拨款、结算 第四节 有价证券发行 第五节 保险 第六节 机构 城乡建设志 第一章 县城建设 第一节 县城变迁 第二节 街道分布 第三节 规模较大建设物 第四节 市政建设 第二章 村镇建设 第一节 集镇建设 第二节 村庄建设 第三章 建筑施工 第一节 建筑队伍 第二节 设计、施工 第三节 建材供应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规划 第三节 土地征用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第五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废气治理 第二节 废水处理 第三节 废渣利用 党派群团志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组织发展 第二节 党员 第三节 代表大会 第四节 党员教育 第五节 纪律检查 第六节 统战工作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第一节 组织发展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三章 群众团体 第一节 职工团体 第二节 农民团体 第三节 商民团体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 第五节 妇女团体 第六节 其他团体 政权志 第一章 权力机关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第二章 行政建置 第一节 中央和省、地驻县机构 第二节 县级政权机构 第三节 县级代议机构 第四节 基层政权组织 第三章 人民政协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重要会议 第四章 政法 第一节 治安 第二节 审判 第三节 检察 第四节 司法行政 第五节 重大政法活动 第五章 政事 第一节 选举 第二节 信访 第三节 外事 第四节 档案 军事志 第一章 军事地理 第一节 地理概况 第二节 军事要塞 第三节 军事设施 第二章 军事机构 第一节 古代兵防机构 第二节 民国军事机构 第三节 人民武装机构 第三章 兵役制度 第一节 府兵制、募兵制与卫所制 第二节 征兵制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与《兵役法》 第四章 驻军 第一节 古代驻军 第二节 国民党驻军 第三节 人民军队 第五章 地主武装 第一节 古代乡兵 第二节 民国地方武装 第三节 人民武装 第六章 民兵 第一节 组织 第二节 装备 第三节 训练 第四节 参军参战 第五节 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章 军供军运 第一节 军需供应 第二节 民工支前 第八章 重大兵事 第一节 古代兵事 第二节 近代兵事 “文化大革命”志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第一节 动乱的序幕 第二节 运动的发动布署 第三节 “红卫兵”的兴起 第二章 “造反派”的内讧 第一节 “造反派”分裂 第二节 帮派武斗 第三节 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第三章 动乱的持续发展 第一节 狂热的现代迷信 第二节 “清理阶级队伍” 第三节 “一打三反” 第四节 “批林批孔” 第五节 “批邓反右” 第四章 拨乱反正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 第二节 揭、批、查运动 第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 文化、教育志 第一章 文化 第一节 宣传活动 第二节 图书阅览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 第四节 电影放映 第五节 戏剧演出 第六节 民间艺术 第七节 文艺创作 第八节 机构 第九节 艺文选录 第二章 文物古迹 第一节 古遗址 第二节 古墓葬 第三节 古建筑 第四节 文物藏品 第五节 名胜 第六节 文物管理 第三章 教育 第一节 私塾、县学、书院、学堂 第二节 初等教育 第三节 中等教育 第四节 函授教育 第五节 群众教育 第六节 教师 第七节 教学 第八节 经费 第九节 行政及管理 卫生、体育志 第一章 卫生 第一节 医疗 第二节 医药 第三节 防疫 第二章 体育 第一节 传统体育 第二节 学校体育 第三节 群众体育 第四节 竞技体育 第五节 机构、设施 科技志 第一章 科研 第二章 科普 第一节 科普活动 第二节 科技推广 第三节 科技情报 第三章 科技人员 第一节 科技人员的发展壮大 第二节 技术职称评定 第四章 标准计量 第五章 机构 社会志 第一章 民族 第二章 劳动 第一节 劳动门类 第二节 劳动制度 第三节 就业安置 第四节 工资、福利、劳保 第三章 社会福利 第一节 优抚 第二节 赈灾救济 第三节 扶贫、保养、抚养 第四章 婚姻、家庭 第一节 婚姻 第二节 家庭 第五章 人民生活 第一节 收益 第二节 消费 第三节 结存 第六章 风俗习尚 第一节 民情乡俗 第二节 婚丧祭祀及其他礼仪 第三节 时岁节序 第四节 旧俗陋习 第五节 社会新风 第七章 宗教信仰 第一节 宗教管理 第二节 教派 第三节 佛事活动 方言志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声母 第二节 韵母 第三节 声调 第四节 音节总表 第五节 神木话与普通话语音对应关系 第三章 词语 第一节 分类词表 第二节 地名译释 第四章 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词法特点 第二节 句法特点 第五章 音标举例 人物志 第一章 人物传 第一节 革命英烈 第二节 知名人士 第三节 奸宄 第二章 人物表 第一节 古代人物表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表 第三章 名录 第一节 烈士名录 第二节 县团级干部名录 附录 一 遗文轶事 二 杨家将籍贯考 三 旧方志简介 编后记 书 评 上一篇龙华集团创始人——高忠厚
下一篇成吉思汗传
|